Posted: 15 Jul 2010 07:42 AM PDT 原文:Q&A: Why China has become the Middle East's favorite customer 译文: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为什么中国成了中东最受欢迎的客户?
作者:Sarah A. Topol 图:一名妇女在中国绍兴的纺织工厂,这家工厂生产穆斯林头巾。中国一直在下功夫促进与中东的好几个国家的贸易繁荣。 (路透社/Aly Song) 开罗— 中国政府需要石油为其现代化提供燃料,也需要市场销售“中国制造”的产品。地区稳定对这二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过去,中国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保持中东地区的稳定,但是中国正在对美国失去信心。 “特别是从伊拉克战争以来,中国越来越倾向于质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否美国的政策本身正在成为威胁这一地区稳定的原因。”新美国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Flynt Leverett说。 结果是,中国在这一地区的介入得越来越深,特别是伊朗,中国有11%的进口石油是从伊朗获得的。Leverett先生认为中国对于他们认为的“这一地区过度美国单边主义”更为关切。因此中国也有兴趣通过联合国安理会的渠道来钳制美国想对伊朗进行制裁的愿望,因为这会给美国施加一些限制。关于中国的在这一地区的目标,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 中国在这里扮演什么样的经济角色? 在过去五年中,中国与中东之间的贸易差不多翻了一番。今年,中国超过了美国成为出口到这一地区最多的国家。 包括土耳其在内,中国出口到中东地区的商品从2005年的$280亿上升到了2009年的$570亿。从这一地区的进口从2005年的$340亿上升到了$610亿。而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出口量同期增长了 58%——从$7600亿上升到了$12000亿。 与中东在贸易上的增长并不仅限于与石油相关。“这是一些小的季节性的贸易商,他们有自己的商店或街边小店,在两个地区之间穿梭,买卖商品,”Ben Simpfendorfer说,他在香港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工作,写了一本题为《新丝绸之路》的书。 另外,他说他看到中国的建筑公司的这里赢得合同的比率正在显著增长。中国的银行持续提供贷款为这些项目融资,这样中国的企业不仅能带来自己的劳动力和材料,还带来了他们自己的融资能力。“它们提供的建筑服务与竞争对手相比价格低廉。通常还有中国的银行相伴。”Simpfendorfer先生说。 中国消费多少中东的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中东石油进口商,所有从海湾地区出口的原油,超过十分之一由中国人买走。中国也是伊朗排名第一的客户,占德黑兰出口石油的23%。 在中东地区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石油买家。每天进口194万桶原油,比美国高出14%。按照现在的速度,到2030年,在整体石油进口方面中国将超过美国。根据预测,在接下来的五年中,中国每年的石油进口都会以50万桶/天的速度增加。 这对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中东政府总体来说喜欢与中国合作,因为中国不会对他们指手划脚。美国人要求改革,中国人只做生意。 “当我们和你做生意的时候,与美国不同,我们不会教你你应该怎样民主化或应该怎样对待妇女,”Leverett这样解释中国的论点。 但是中国没有办法在军事上和美国形成竞争。“从安全的角度来说,美国能带来重大的后果;中国在保障这些国家的安全方面无能为力,”Jon Alterman说,他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东项目的主任。 为什么中国会投票支持联合国制裁伊朗? 中国真正担心的是有了核武器的伊朗会在中东地区引起军备竞赛,让其他的国家,比如土耳其也照行不误。这可能会危害到中国的两大原油产地: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他们分别占中国石油进口的20%和11%。 考虑到中美关系是中国的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北京也不想惹恼华盛顿。如果投票不同意制裁伊朗的话,将会有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不过,中国的外交官确保制裁方案之前的五个月谈判期间,不会出台任何手段限制伊朗在能源方面接受外国投资。大多数的西方石油公司的缺席,让中国公司成为伊朗石油行业最重要的投资和技术来源,中国急于保护它在伊朗的巨额投资。 中国会不会为了伊朗而抛弃美国? 中国现在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过去的五年内双边贸易几乎翻了一番(从2005年大约$100亿上升到2009年超过$100亿)。 但是,这还不到中美贸易的10%。在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量达到了$2210亿,而进口则达到了$770亿。“如果想牺牲中美关系来交换中伊关系的话,那中国人就是疯了。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和两者都保持关系,”Alterman先生说。“如果可能的话,中国能得到他们想要的95%,而成本只有5%……让美国在中东担负所有安保方面的重任……让中国结合自身需求从这里攫取利益。” 专职记者Peter Ford从北京对此文有贡献。 凤凰评论:徐小杰:中国需提高在中东的“软实力”中外对话:中国能源采购改变世界格局来源说明:本文原文来自文中标明的出版公司,译文 1.0版本来源译者的志愿翻译者团队。 收录说明:本文已经收录到“译者文集”中,同时进入 “最新消息”、“译者频道—国际政治”、“CSM”、"译者@xiaomi2020"索引。 本文版权为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CC协议2.5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 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译者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Aucun commentaire:
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