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di 26 juillet 2010

商务内幕:在Google与中国的摊牌中谁赢了?


商务内幕:在Google与中国的摊牌中谁赢了?

Posted: 25 Jul 2010 09:26 AM PDT

原文:Who Won In Google's Showdown With China?
译文:
商务内幕:在Google与中国的摊牌中谁赢了?

作者:Paul Denlinger
发表时间:2010年7月15日 8:08 AM
译者、校对:@xiaomi2020

Google中国得到了中国政府颁发的许可证已经有几天了,现在事情开始逐渐降温,值得来看看这个公司得分多少。这里是三种对Google中国可能的解释,分别是Google输了,Google赢了和平局。

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每一种看法:

  • Google 赢了的看法:谷歌赢得了对抗中国政府的审查机器的斗争。它没有在中国继续维持自我审查的搜索引擎,它的搜索现在指向的是未经过审查的搜索引擎 google.com.hk,即使搜索出来的网页是托管在中国的,谷歌也可以说是防火长城在过滤某些敏感词的搜索结果,所以中国的搜索用户看不到它们,Google没有做自我审查。

  • Google输了的看法:Google威胁说在在审查一事上,它不惜离开中国,但是当它认识到中国市场有多么重要之后,它又后退了。现在这家公司颜面丢尽,并将宝贵的收入和市场份额输给了领先的中文搜索百度。而且,Google 失去了中国政府的信任,不能进入最有价值的移动市场,这是Android要成功的关键。从好的角度来说,Google也不过是一个更为虚弱的之前的 Google,中国政府会把Google逼进一个小角落。

  • Google打平了的看法:Google继续在中国运营,但是它只能在中国政府的严密监视下运营。它需要时间重新建立关系,Google如果还想在中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的话,它还不得不悄悄的重新赢得中国政府的信任。同时,中国政府不想让Google成为被高度关注的西方的试验场;在未来岁月里,中国还会与欧盟和美国产生许多经济摩擦,Google特别受到人权运动家的青睐。中国政府把Google问题从台面上撤下来更为明智。
在上述三种看法中,Google的平局是最有道理的。对许多观察者来说,Google选择与中国政府公开对抗,它采取的是风险性最大,也最为不利的道路。这是因为它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让中国政府体面下台的办法,给它的选择是非黑即白。但结果,双方终于还是都找到了保留面子的下台方式。

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说,平局有以下好处:

  • 中国政府不会受到指责说他们是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基础之上支持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事实上,过去中国政府就曾因对百度的业务提出过批评,这种批评相当激烈,百度的运营丑闻在国家新闻频道CCTV的焦点访谈中被曝光。)
  • 对国内来说,有Google作为百度的竞争对手是健康的;比起没有任何竞争对手,这让它们能相对诚实地经营。如果百度过于自大,当局可以在新的领域竞争给Google颁发更多的执照,比如说移动市场。
  • 中国政府在每一个关键的行业领域中都喜欢扮演最高权威的角色。如果它要成功地成为最高权威,就需要行业参与者们相互竞争。如果Google完全从中国退出,那就没有最高权威可扮演了。如果Google留在中国,它就可以继续在多个参与者之间有选择地发放许可证,搞平衡术。而Google也需要在中国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平台方面。
  • 中国政府知道Google很想进入移动广告领域;这是Google有可能在中国获得可观的利润的唯一机会。看在这一点上,它不太可能继续和中国政府公开对抗。
  • 如果中国政府和Google在未来又产生矛盾的话,它仍然可以在任何时候停止Google的年检审核许可。
大部分的西方人习惯于公开某方的输/赢结局。在中国这很少发生。在这里和政府打交道以及做生意常常是持续的你来我往和重新平衡。

没有人会公开宣称自己是赢家或输家,即使他们有自己的个人观点。

你是否注意到了Mountain View【注:这是Google的总部所在地】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他们在与中国政府的对抗中赢得了胜利?

Google在学习……

相关阅读:


来源说明:本文原文来自文中标明的出版公司,译文1.0版本来源译者团队。

收录说明:本文已经收录到“译者文集”中,同时进入“最新消息”、“译者频道—热点专题—Google专题”、“商务内幕”、“译者@xiaomi2020”索引。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CC协议2.5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洛杉矶时报:中国制造,中国购买——价更高

Posted: 25 Jul 2010 09:39 AM PDT

原文:Made in China, bought in China — for more
译文:洛杉矶时报:中国制造,中国购买——价更高

作者:DavidPierson《洛杉矶时报》记者
发表时间:07/17/201002:00:00PMPDT
译者、校对:@xiaomi2020
本文参考了央视的同来源译文[可对比一下两个版本译文的不同]

北京—罗广立(音)携带的是从北京的苹果旗舰店买的笔记本,与美国在售的型号并无不同。同样有着高清晰度的屏幕、一模一样的处理器和电脑底部的打印标签:“中国组装”。
除了中文手写输入之外,唯一的区别就是价格了。罗先生支付的价格是$2,760。这比美国买家从苹果商店和在线购买的价格高出$460,或20%。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我能怎么办呢?”罗先生说,他是一名24岁的职业摄影师,戴着一副Buddy Holly镜框的眼镜。


高价商品还不仅限于外国品牌的电脑。科比代言的耐克球鞋,同样是“中国制造”,在美国只卖$165。但在中国的耐克专卖店呢?$190。由中国工人组装的平板索尼电视,在美国的百思买售价是$800美金。但是在中国电器商店国美,要高出30%。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MaclarenTechno婴儿车上。也是中国制造,但其在北京的商场的在美国的商场价格高出40%。

这就是生活在世界工厂的悖论。西方消费者人尽皆知中国生产的商品价格低廉,但是对本国人来说并非总是如此。

几年前,这可能对经济学家和世界领导人来说没太大问题。但是今天要让中国的消费者打开钱袋变得至关重要,因为这才能平衡已经过于依赖美国和欧洲的消费者而扭曲了的全球经济。

这绝非易事。中国的家庭通常以节俭而著称——他们的理由很强大。薄弱的社会福利网络意味着数亿人必须为自己的教育、医疗和退休金而攒钱。消费支出随着中国的繁荣也在增长,这虽然没错,可是整个经济结构完全都是为了生产而不是为了国内需求运转。

比如说,很长时间以来,美国的生产商都抱怨中国政府将人民币人为贬值。这让中国出口到外国的商品变得很便宜。但是也让进口商品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变得很昂贵。

然后还有税收的问题。苹果的笔记本是在中国工厂的生产的,只要这些电脑是出口到国外销售的,这家工厂就能获得中国17%的增值税退税。中国的买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同样的机器如果在国内销售的话,首先被要送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然后再运回大陆,行业专家说这一过程中加了20%的进口税。

对精明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这种价格“罚金”令人沮丧。感谢互联网和他们自己到国外旅行购物的经验,这让他们知道了这些东西在其他地方的售价。“当我看到纽约的平价商场里的售价时,我震惊了,中国买得贵了这么多,”到美国度假的一名北京人,22岁的Joanna Tong说,“这不公平。现在我知道了美国的价格,我一点都不想在国内购物了。”

但是,一些外国企业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在中国涨价,他们采用的策略是将商品包装成为奢侈品,以弥补在这里做生意的更高的成本。对一个城市居民的平均年收入在$2,800左右的国家来说,这种做法看起来违反直觉。但是高价格的商品在这里是身份的象征,中国的消费阶层是中产阶级。更高的价格可以体现出商品的品味,同时也提升了厂商的利润。

“在中国,人们把高价格等同于高品质。”中国市场研究的执行总裁Shuan Rein说,“品牌厂商知道,如果把价格定的太低,消费者会转身离开。”

分析家说,从心理上,定价偏高的产品可以令消费者产生错觉,认为自己是在购买“中产阶级”的一部分。这种心理在中国消费者买礼物送给别人表示尊重之中显得尤为强烈。

“如果是为我的朋友和客户买东西,我不会买中国品牌,”广告代理Liu Hao说,“这事关面子。”

分析学家说,定价偏高的产品可以令消费者产生错觉,认为自己是在购买“中产阶级”的东西。这种心理在中国消费者买礼物送给别人时显得尤为强烈。

不过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还是有好消息。上个月政府说人民币汇率会更灵活。贸易商希望这会让人民币走强,使中国的企业和家庭能够买更多的进口商品。近期出现的一股劳工不满的潮流也重点呼吁加薪,这可以刺激国内购买力。

“消费疲软的经济是不可持续的,”Wang Xuanqing,商务部的一名官员在上个月的零售商会议上如是说。

同时,有条件的中国买家也在想办法规避高价格。

“中国人总是想讨价还价,”Wang Da说,他在一家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淘宝上销售Coach手袋。“越来越多的人出去旅行,让他们的朋友从海外带便宜货回来。”

王有30名往返穿梭于中美之间的代购者,他们会去加州,新泽西,佛罗里达和其他的州,带回来钱包、手提袋和手袋。他说几乎所有的商品都由中国工厂制造。

“是的,我知道这很讽刺。”王说。

相关阅读:

HBR博客:一只加州橙告诉我们的有关中国汇率的事

华尔街日报:中国央行烽火“戏”白宫?

译者频道—看中国

来源说明:本文原文来自文中标明的出版公司,译文1.0版本来源译者团队。

收录说明:本文已经收录到“译者文集”中,同时进入“最新消息”、“译者频道—看中国”、“洛杉矶时报”、“译者@xiaomi2020”索引。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CC协议2.5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译者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Posted via email from Comprendre la Chine

Aucun commentaire: